我初一(1985)時候是念第十五班,當時的班級是在專科樓的二樓,華文老師也是班主任,是林貴美老師。數學老師是歐雅玉老師,其他的老師,真的完全沒有印像了。同班的同學裡,還記得名字的只有譚仙蒂、陳志財、陳友好和丁佩。
初二(1986)時候因為家庭因素而轉去吉隆坡就讀循人中學,由於只念了一年就轉回寬中,所以對初二的點點滴滴更沒有印像。記得念初二E班,老師也完全沒有印像了。只記得班上有兩對雙胞胎,而當時參加華文學會,其中兩位學長是符之權(當時曾經參與大馬電視台的戲劇演出)與黃觀發。
初三(1987)的時候,轉了一圈,又回到寬中,唸的班級是當時的很特別的三班中的一班,初三16班。那時初三16, 17 及 18班是"特別"下午班,感覺上就是被學校流放的三班。

當時的老師是歷史陳淑芳老師(還記得她曾經說過,要提醒她再教一次張學良與西安事件,很重要。但同學們到現在都還沒有提她)

地理陳章虎老師(聚會當天陳老師很用心的跟我解釋,為什麼東海岸的水果產量沒有西海岸的多。感謝陳老師讓我經過那麼多年後,又再次有機會聽到您的課。)
聚會當天,很開心看到當年有好感的慧文和中學之後,第一位握手的女生淑妮,依然風彩依舊的秀秀,永遠的YB彥賓及其他童軍隊的兆強、中悅。還是小鳥依人的雯晶、秀麗、益景、賢坤、有德、德揚及為東。
高一是唸申請而來的高一理3(1988),當年的班主任是教我們華文,被我們稱為老頑童的方錦文老師。記得他曾經說過一句話,坐大車沒什麼,我天天坐著四十人座的大車來學校。

同學方面,班上有九朵金花,這次有出席的是左起,班花慧敏,心目中永遠的太陽淑敏,和氣質美女翔韻。
左起為時漢、聖釗、建安、明海、福源、理一的蔡益伟、國勝、文杰、金華,繼耀與田岩
前排老師為黃逢榮主任、數學老師鄭其育,華文老師方錦文,高二時的班主任陳立輝老師。
金華和聖釗,這兩位是我一直認為,如果班上有人獲得諾貝爾獎,一定是他們其中一人。
我最後跟這班的緣份也只維持了兩年,高二的那年因為沉醉在社團當中,所以留級了。我的第二段高中回憶,將寫在「畢業20週年中學回憶錄Ⅱ」,希望之後我可以回憶出更多的記憶記錄下來。
黎韻